建筑是每個時代的縮影,鐫刻著歷史,反映著時代的訴求。寫字樓卻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縮影。
辦公室環境肇始
中世紀的修道士是辦公室環境的發明者,每天教堂的鐘聲就如同現今的打卡一般。
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泰勒理論,泰勒理論強調秩序、階級組織、監督及群眾利益。他提倡的這種科學式管理把人視為生產線上的一顆螺絲釘。1900年,應用泰勒理論的典型的辦公室環境,已經與現代辦公環境十分接近。
現代辦公開端
美國現代主義大師賴特在1904年設計了拉金大樓(Larkin Buding),這棟大樓是當時代表泰勒理論較先進的大樓。這個時候的北美出現新的建筑潮流,設計師將結構、樓板和建筑設備標準化。這個時候,紐約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和文化的中心。
在中國
從60年代開始,中國有了專門的辦公場所。
60年代板式筒子樓
辦公樓業務單元租賃時代
改革開放初期,部分政府機關、公有制企業將閑置的辦公室對外出租,以解決當時市場上辦公空間緊缺的問題。主要以60年代板式筒子樓為代表,大多企業都集中在其中獨立的業務單元內。
70年代小高層
寫字樓雛形初現
70年代中國經濟已經起步,眾多外企紛紛進入,隨著各行各業的迅速發展,人們開始重視商務形象,寫字樓成為一種必需品。8-11層的小高層逐漸出現,為企業提供了相應的配套設施和服務。
80年代商住寫字樓
建筑規劃的時代局限與發展
80年代人群大量匯集到城市,由于建筑規劃的時代局限性,車位不足、電梯效率低、設施更新受限等問題,以及相對較高的售價、租金使一些中小公司無法承受,促使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商住兩用類產品。其中衛生間、開水間、餐廳、健身房等功能設施也相應增加。
90年代商務寫字樓
寫字樓迅速崛起
90年代初,寫字樓逐漸成為一座城市的代表性建筑。物業服務開始得到客戶認可,智能型商務寫字樓初現5A寫字樓標準,提升人性化服務,商務中心、銀行、停車場、保潔、保安服務等。寫字樓智能化的水平與入駐企業辦公效率的提高,標志著寫字樓進入市場成熟化階段。
21世紀商務綜合體
全面升級
隨著我國經濟全面提速,寫字樓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。寫字樓的整體形象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的重要因素之一,是企業商務形象的一種體現。在此基礎之上,新商務綜合體應運而生,將城市中商業、辦公、餐飲、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功能進行組合,形成一個功能多、效率高、復雜而統一的綜合體。